過去兩個月,上海的企業為了不“躺平”,努力克服了各種想象不到的困難。如今,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這個對全球制造業來說都舉足輕重的巨大生產基地還在努力恢復之中。
3月27日上海發布封控消息之后,上海熱處理廠有限公司就緊急動員了40名員工進入工廠,原本預計到4月1日可以解封,只做了5天的預案。但沒想到封控一直持續,到4月中旬,工廠產能需求不足,生活物資也出現困難??偛米笮㈨樃嬖V《財經十一人》,通過與政府溝通,將大部分員工送回了家,只留下自己在內的14名員工在工廠閉環生產,這14名員工,一直守到6月1日才出工廠,維持了工廠的間歇性生產。
封控來得突然,又比預計的時間要長。上海熱處理廠沒能來得及提前解決住宿,員工不能出工廠,只能把廠區里的公司辦公室開辟出來解決睡覺的問題。左孝順說,有三個駐廠的資深工程師都已58周歲左右,每人睡一個辦公室的大桌子,下面墊著被褥,一個工程師跟他開玩笑說,每天睡覺都害怕一個翻身就摔下來。
“確實談不上任何保障質量,好在這期間上海的天氣不是很冷,這要謝天謝地?!弊笮㈨樥f。
對于這些疫情期間還保持運轉的公司們來說,上白名單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如何解決物流問題。
封控期間,供應鏈物流受阻給企業帶來的困難最為明顯。為了打通物流,拿到上游供應商的原材料,給下游企業交付產品,企業想盡各種辦法。
通行證的數量有限,分為市內和跨省的兩種,市內的通行證又分為區內和跨區,市內的通行證比跨省要容易申請,跨省的通行證還需與對方省市協調辦理。拿到貨車的通行證來保障物流通暢,是封控期間許多企業絞盡腦汁的問題。
左孝順說,對外的物流上海發放的通行證都是點對點,去無錫的,就不能去常州;其次,提前一天要上報車輛、司機的所有信息,并同步給客戶,當地客戶要申請收貨碼,24小時內有效,比如一般前一天下午5點前申請,那么車輛一定要在第二天下午5點前離開當地才能回來;第三,要指定高速下口,比如如果申請去昆山,就必須在昆山指定的高速路口下高速,然后當地防疫部門、客戶各派一個人去高速口接物流車,在車輛上安裝GPS,進行消殺,然后才能定點轉運至客戶公司。
而一個城市的客戶很可能在不同的區,就只能提前溝通,先把貨送到一個客戶,然后再二次轉運或者找當地物流區解決,如果溝通沒有結果,就只能分三次來運送。整個過程十分曲折,也需要大量的溝通,雖然很累,但至少可以維持基本的物流運輸。
通行證一般通過兩種正規渠道來獲得。一種是納入首批666家的“白名單”企業,他們可以幫助給供應商企業向上海市經信委直接申請通行證,而這種通行證,一般也只能用以給“白名單”企業點對點供貨用。這已經是比較快捷的辦法。
第二種是常見流程,這就要繁瑣的多。在首批666家“白名單”企業后,上海市未再發布新的市一級白名單,但各區、鎮一級可以審核企業的復工復產申請。
企業首先要在屬地政府申請確認自己是復工復產企業,這需要安全監管部門來進行防疫的考核,認定具備復工復產條件之后,可以通過鎮經發辦、園區企業服務中心遞交審核資料申請,由區經信委確認之后向市政府申報。
龍頭企業也可能拿到長周期的通行證。有企業介紹,其服務的一個客戶是上海首批納入666家白名單的企業,可以申請到兩周有效的通行證,但也是點對點。這家公司的供應商遍布江蘇多地,為了提高效率,它在常州建立了一個備用倉庫,讓江蘇的供應商都將貨物運送到備用庫,然后用貨車每天往返上海和常州的備用庫來保障供應。
6月1日后,上海市內不再實行通行證制度,但與周邊跨省的物流仍然需要通行證。
有了通行證,只是打通物流的第一步。疫情期間,通行證的短缺,以及周邊省市疫情防控政策的不統一,即便有通行證,在涉及跨省的物流時,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偟膩砜?,市內的物流和外省進入上海的物流受限相對較少,而如果涉及上海運往其他省份,就要困難得多。
運力緊張期間,運費水漲船高。左孝順介紹,封控期間,有一種生產必備的工業氣體只有江蘇常熟的供應商能供,并且需要具備?;愤\輸資質的車輛,最后多方聯絡,花了平時十倍的運費終于解決了問題。